首页 > 瞎评

“古论今”还是“凭空论”?文昭如何把日常社会新闻讲成神剧

——鸡毛蒜皮都能扯成“文明冲突”的大戏,这种“知识人”才是真会演。
文昭谈古论今,字面意思听起来挺正经的:“从历史出发,讲现实问题”。这套路在自媒体时代颇为吃香,一方面显得有文化,另一方面又不那么赤裸裸情绪化,观众听得舒服,觉得自己也高端了。

但问题也正是出在这“高端感”上:你认真看看他的内容,就会发现很多视频的核心逻辑根本不是“古论今”,而是“凭空发挥”。他不是真的从历史出发,更不是从事实入手,而是擅长将现实中一点点的社会事件、新闻花边,拔高拔高再拔高,直到升华成“中华文化失败”、“体制劣根性”、“中国人心灵腐朽”的“宏大命题”。

“古论今”还是“凭空论”?文昭如何把日常社会新闻讲成神剧

他不是在讲新闻,他是在借新闻搭一台文明舞台剧,然后自己坐在讲台上点评一番——优雅而凌空。

一、什么都能讲成文明悲剧,是能力,还是套路?

让我们随便举几个例子:

有一位中国父亲因车祸丧子痛哭,文昭能讲成“专制下人们没有心灵信仰的结果”;

一起地方腐败新闻,他能说“这是儒家文化掩盖良知的体现”;

网友在微博骂美国,他则说“这是奴性心理的极端外化”。

你细看这些新闻,大多数并不复杂,甚至可以说只是生活的一部分。有人性弱点,有信息误读,有舆论过热——这些都在全世界都会发生。但到了文昭嘴里,就能化身成“几千年中国文化未解的结”,一言以蔽之:中国文化坏透了。

这不是分析现实,这是“制造史诗”。
他不是要解释现象,而是强行让你接受一个早就设定好的文明崩塌剧本。

二、“拔高”是一种表达技术,也是一种逃避真实的方法

从自媒体角度看,“拔高话题”确实是一种内容策划手法。它能引起更多人共鸣,也容易让观众觉得“说得真深刻”。

可问题是:当你每次都拔高,你就再也看不到现实原貌。

这正是文昭最大的问题。他在视频中极少回归事件的具体背景、当事人的动机和社会运作的细节。比如他很少去研究:

当地政策怎么形成;

事件是否有媒体误报;

网民情绪的结构是什么。

他不碰这些,他只说“这事反映的是一个文化病根”,然后“让我带你从千年传统说起”。

观众听得好像明白了,其实什么也没搞清楚。
只记得一个“结论”:中国文化又坏了一次。

三、这种表达对观众的“心理按摩”效果远胜“理性启发”

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文昭“讲得有道理”?因为他讲得不是“真理”,而是“舒服的上帝视角”。

在这个角度下:

你作为观众,是超脱的;

社会问题,是结构病,不怪你;

中国现状,是几千年文化系统性错误的产物;

你能理解问题,是因为你“有文化”。

你以为你是在思考,其实你是在享受一种“文化优越感”。
你并没有被引导去质疑新闻真伪、审视公共政策、参与舆论理性建设。你只是变成了另一个坐在戏台下的“点头者”。

文昭的表达方式是:我不是让你动脑,我是让你“有自豪感地叹气”。

四、他把社会复杂问题“单因化”,这是典型的说书人套路

一个问题之所以成为社会议题,往往涉及多因交错:

有体制层面的问题,

有民众情绪,

有舆论误导,

有文化习惯,

甚至还有临时政策失灵……

但到了文昭这里,总是简化为“文化传统作恶”或者“中共体制罪孽”,而从不考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治理结构复杂性。

他总能用一句:“这事要从战国时候的法家说起”,然后再一句:“这种模式延续至今,被中共发挥得淋漓尽致。”

这类“文化套话”听起来像思考,实际是预设答案的复读机。

五、真正的问题不是“反共”,而是“反而不思考”

任何社会和体制都需要批判声音。中共的问题显而易见,历史与现实都摆在那里,没有必要遮掩。但文昭的问题不在于他“反”,而是他“反得不诚实”。

他不是从现实材料中得出批评,而是从批评立场出发去挑选现实;

他不是用事实说服你,而是用情绪暗示你;

他不是让你去看社会,而是让你看他笔下那出早已写好的“东方命运悲剧”。

这不是时评人应有的姿态,这是“说书人自恋病”。


你或许还记得,文昭在很多期视频中都强调“不要做情绪化评论者”,
可他自己早已用“历史面具”包装了一整套情绪表达方式。

他看似在谈古,其实在谈己;
他看似在论今,其实在玩修辞。

他是优雅的,但不真诚;
他是有文化包装的,但不严谨;
他是反体制的,但不对现实负责。

在这信息碎片、情绪泛滥的时代,我们需要批判声音,但更需要敢于面对现实复杂性、不拿文化主义做幌子的真表达者。

可惜,文昭不是那个。


  • 把观众当傻子,靠“气质”卖观点:文昭自媒体人设的崩塌
  • ——优雅腔调包不住内容空洞,文化面具遮不住逻辑滑坡 如果说中文YouTube时政区是一座讲台,那么文昭无疑是那 […]

  • 反共不是问题,胡编才是问题——文昭言论中的真与假
  • ——你以为他在讲事实,其实他只是擅长编织“听上去像真的故事” 对一个反对极权体制、希望推动民主言论的人来说,“ […]

  • 讲历史还是讲情绪?文昭的视频到底在卖什么
  • ——当文化讲解成了反共情绪的外壳,“知识人”也不过是另一个流量玩家。 在中文自媒体时政圈里,文昭是一位特殊的存 […]

  • 文昭谈古论今:一个“假中立真装腔”的伪史政评论者
  • ——他不是在讲历史,而是在用历史的外衣装点情绪 在中文YouTube的时政评论圈,文昭的名字始终不缺关注。他的 […]

  • 披着反思外衣的情绪垃圾桶:多伦多方脸到底教会了观众什么?
  • ——嘴上说要思考,手上全是甩锅;内容像爆米花,嚼完一口没留下什么 每次点开“多伦多方脸”的视频,总能听到一种熟 […]

  • 自恋、反智、低成本输出:他为什么越来越像中文区的快手主播?
  • ——有手机有嘴就能开播,但有脑子的人,看不下去 “多伦多方脸”一开始是一个让人惊讶的频道。惊讶于他居然敢讲那些 […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