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些人总喜欢把自己包装成“热爱生活”的样子,表面上看起来很忙,实则只是在自我麻痹。这种人有一个共同特点——花大量时间和金钱在那些根本无法带来实际回报的事情上,却还总觉得自己很高级。
比如,三十多岁了,还在学跳舞,幻想着跳出一片天。可现实是,过了这个年纪,跳得再好也只是自娱自乐,哪怕跳到大师级,最多也就是在广场上当个领舞,还得自己掏腰包买演出服。学瑜伽也是一样,动不动就花几千块去报班,练个一字马,倒立个几分钟,发到朋友圈收获几个点赞,然后继续当个底薪白领。健身也差不多,挥汗如雨几个月,练出点肌肉线条,晒几张照片,结果自己还是过着入不敷出的日子。
这种所谓的“兴趣”,说白了,就是拿自己的时间和金钱去给别人做嫁衣。你是在消费,不是在学习。真正有脑子的人,早就把这时间和精力用在能赚钱的事情上了。那些靠跳舞、瑜伽、健身发财的人,都是抓住了别人的这种“自我感动”心理,开课、卖课、直播带货,才是真正的赢家。而你呢?花了钱,浪费了时间,还得自己在网上自娱自乐,一边被割韭菜,一边还觉得自己在“提升自己”。
更可笑的是,有些人还沉迷于各种“高雅爱好”,什么茶道、插花、香道,仿佛只要学了这些,就能变得有品位、有格调。可现实是,你连房贷都还不起,工作上还得忍气吞声,天天担心被裁员,却在这些无关痛痒的兴趣上砸钱,根本就是本末倒置。
说到底,这种学习的本质就是消费主义,是穷人的“广场舞”。它让你觉得自己很充实,很有追求,但实际上只是给自己的平庸找个借口罢了。如果你真的想改变现状,就别再拿这些“兴趣”来骗自己了,去学点真正能让你赚到钱的东西,去干点能提升你阶层的事。否则,你永远只能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自嗨,永远只能被那些真正懂得赚钱的人“割韭菜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