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在夹缝中开口:柴静模式还能复制吗?——中国能否再诞生一个“体制边缘的良知发声者”
  • 她曾是体制内的一张名片,也是体制边缘的一道光。 她不是反体制的,但她批评体制; 她不是民间舆论...

  • 良知的代价:柴静为什么离开中国?她失去的,和我们共同失去的
  • 2015年,《穹顶之下》发布的那个深夜,柴静大概没有想到,自己这一讲,会成为她在中国公开表达的“绝唱”...

  • 从《穹顶之下》到“天外之人”:柴静如何成了中国最温柔的异类?
  • 2015年春天,《穹顶之下》像一颗没有预警的炸弹砸进中国舆论场。一段103分钟的视频,在48小时内刷屏朋友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