段永平,美籍华人,顶级投资家,步步高、OPPO、VIVO 等创始人。
投资的本质,是花钱买一个公司的一部分
你不是在买代码,是在买生意。如果这家公司未来能持续盈利、稳定增长,那你就是这家公司长期分红的股东。
举个例子:段永平在2006年就开始买网易,那时它还没现在这么风光。但他相信丁磊的产品力,相信游戏和在线教育的前景,所以一直拿到现在。
好公司最重要的是好生意,其次才是好管理,最后才是好价格
大多数人选股票,第一反应是“贵不贵”但段永平看的是“值不值”。
他选公司,有三个顺序:
第一,生意本身好不好?有没有壁垒?能不能持续?
第二,管理层靠不靠谱?创始人是不是长期主义?
第三,价格合不合理?
比如苹果,凭借硬件+服务生态,一边卖手机一边卖云服务、App抽成,是全世界最赚钱的商业模式之一;库克是公认的运营天才,把苹果的供应链打磨得滴水不漏;等到2020年苹果估值跌到20倍以下,他果断加仓。
投资是做减法,不是做加法
普通投资者经常犯的错是:越看越多,越研究越乱。
什么题材火就买什么,今天新能源,明天医药,后天AI,结果赚不到钱还搞得自己很累。
段永平的逻辑刚好相反:他做的是减法,花时间把大部分公司排除掉,最后只留下“自己真正看得懂、确定性高”的那几家。
你看他这些年,就反复投了那几家公司——网易、苹果、茅台、拼多多、伊利。他不是不会看别的,而是“不懂的不碰”。
投资不是比谁懂得多,而是谁能更专注、抓住确定性的事情。
有价值的东西早买比晚买好
段永平不喜欢“等跌再买”。
他说,好公司就是稀缺资源,等便宜,可能永远等不到。
拿他买苹果来说,从60多美元一路加到100多,别人问他:“现在是不是太贵了?”他说:“如果你相信它还会涨,那现在就是便宜。”
事实也证明了——2023年苹果最高涨到190多美元。你说贵的人,一直没上车;段永平拿着,市值翻了两三倍。
所以他这条金句特别有杀伤力:“你确定它值钱,就别磨叽。”
市场短期是投票机,长期是称重机
段永平反复强调:短期市场涨跌是投票,靠情绪决定;但长期走势才反映公司的真实价值。
你看拼多多,2021年一度被打成“垃圾股”,跌到40多美元。但段永平没动,因为他看到的是GMV、用户数和毛利率的持续增长。
结果呢?两年后拼多多股价翻了三倍,成了最亮的中概股。市场投票完了,最后还是得称重。
所以他劝大家:别太在意短期的涨跌噪音,回到公司本身看基本面。
原话总结:“市场短期是投票机,长期是称重机。”
不要试图预测市场
段永平说,预测市场是徒劳的,就连巴菲特也不做这事。
2020年疫情刚爆发,美股暴跌,段永平一边加仓苹果,一边说:“我不是预测底部,我只是觉得便宜。”
很多人天天研究宏观、盯美联储、看CPI,但实际上,这些信息早就被市场消化了。
他宁愿把时间花在研究公司基本面上,也不浪费精力试图猜市场脸色。
投资机会是等来的,不是找来的
段永平平均一年只操作一两次,绝大多数时间都在“看”。
就像巴菲特说的:“耐心是投资的美德。”你只有在市场给出明显的错价时出手,胜率才高。
2022年美股大跌,苹果跌到120美元附近,段永平果断买入。机会来了就抓,没机会就等—这是高手的节奏。
你天天看盘、换股、找题材,不如等一次“你看得懂”的便宜。
做自己看得懂的投资这条说白了就是“少装懂”
段永平从来不投自己搞不懂的东西。他不碰加密货币、不搞新能源车、不看天眼芯片。
他只做那种“你日常生活中接触到、理解它怎么赚钱”的生意。
苹果手机、网易游戏、伊利牛奶、茅台白酒—这些产品你天天接触,你当然更容易理解和判断。
他有句话特别打动我:“我不求高深,只求扎实。”
不要用你睡不着觉的仓位去投资
段永平仓位重,但持仓极稳,因为他对每一笔投资,心里都有数。
他说:“风险不是价格波动,而是你不知道你买了什么。”
反过来说,如果你买完股票晚上睡不着、天天心跳加速,那说明你仓位过重、认知不足。
投资的底线,是要能睡得着觉。
长期投资的最大好处,是让你专注在企业上
炒短线的,盯的是K线、盘口、新闻;长期投资者,盯的是企业的竞争力、产品力和长期价值。
段永平最喜欢的状态是——买完就不动。你问他现在苹果涨了会不会卖?他说:“公司没变好,为什么卖?”
长期投资不是懒,而是“专注”。你盯的是企业能不能每年多赚一点,而不是股价明天涨不涨。
原话总结:“长期投资的最大好处,是让你专注在企业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