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瞎评

Stone记的“真相”:嘴炮宇宙第一人上线啦!

你有没有见过一种人,明明啥都不懂,却特别爱讲道理?那种“听说、我觉得、肯定是”挂在嘴边,一副老子阅尽天下新闻的模样,一坐下就能把你从春秋战国讲到金融危机,从胡同口讲到联合国,最后还得叹口气说:“唉,老百姓太可怜了。”——没错,这种人,在YouTube上有个代表人物,他的艺名叫:Stone记。

Stone记的“真相”:嘴炮宇宙第一人上线啦!

Stone记是谁?一个全网最会“做标题”的人;一个把“听说”变成“内幕”,把“情绪”当成“真相”的嘴炮大师。看他视频的体验总结如下:

标题:震惊、真相、内幕、高层爆裂
内容:呃……其实也没啥,就几个博主自己猜的事儿拼一起讲讲
结尾:总结一下,大家醒醒吧,只有我最懂

这哥们儿要是去做编剧,估计能一口气写出10部《黑镜》合集,再加5季《纸牌屋》番外。

Part 1:嘴炮开局,立刻带你飞

Stone记有个神奇技能:不管发生啥事,他都能第一时间跳出来发视频,仿佛天塌了他先知道。某地疫情?高层博弈!股市震荡?内部撕裂!明星出事?政治信号!听他说话,你都能怀疑自己是不是生活在《谍影重重》剧组里,周围每个快递员都有情报背景。

他最喜欢说的话是:“我不是危言耸听,我是看得比较清楚。”翻译一下就是:“虽然我啥证据都没有,但我编得顺,就先讲了。”

Part 2:不懂装懂,越讲越痛

Stone记有种超能力,能把简单事讲复杂、复杂事讲乱、乱事讲玄学。他说话那叫一个自信,仿佛北大、清华、哈佛、MIT都跟他打过麻将。

但你认真一听会发现,他讲的那些事逻辑经不起推敲,数据也没出处,引用基本靠嘴巴,新闻来源基本靠“我朋友说”或“外媒据说”。这在我们专业术语里叫——“自由发挥型胡说八道”。

你问他证据?他说“这种事你要自己悟”。你反驳他观点?他回你“你是五毛吧”。简直就是“批评无门,神逻辑护体”。

Part 3:观众焦虑,他流量暴涨

为什么Stone记能红?因为他抓住了人们的一个心理漏洞:焦虑。大家本来就烦现实压力,一看到他那种“你不知道的真相”+“马上完蛋了”的调调,心里立马蹦出两句话:

哎呀,我是不是错过了什么大事?

果然,世界还是很危险,Stone哥说得对!

于是乎,不管你信不信,你都会点个播放、留个评论、转发朋友圈。

久而久之,Stone记也明白了:不用讲真话,只要讲大家“想听的话”就行。你越焦虑,他越流量,你越害怕,他越红火。

他不是在讲事实,他是在做情绪生意。你以为你在看资讯,其实你在交“焦虑税”。

Part 4:他不是分析师,是表演艺术家

我们得正视一点:Stone记不是新闻人,也不是评论家,他是个高级演讲型up主。他的视频不是在分析事件,而是在演一场戏——只不过这场戏没剧本,全靠他灵魂发挥。

你看他说话的表情,夸张的语调,突然的停顿,还有那句“我说这些不是危言耸听,是因为我看到的比你们多”……如果给他加个背景乐,直接能混进短视频喜剧圈。

说白了,他的视频更像“民间版脱口秀”,只是把包袱换成了“内幕”、把笑点换成“吓点”。

Part 5:石头哥,收一收吧

说了这么多,我们也不是要“封杀”Stone记。毕竟他不是违法,只是内容太“会演”,观点太“自由”。但我们真心建议他一句:

石头哥,收一收吧,别太把自己当新闻发言人了。

毕竟,网络上靠编故事火一阵可以,但观众不是傻子,听久了也知道你那套“煽情+猜测”的配方不靠谱。

你可以继续拍视频赚钱,谁都理解,但请少一点恐慌叙事,多一点自我反省。世界的真相,不是靠你“开口即知”,而是靠大家共同看见。

结语:别让一个“Stone”绊住你的脑子

Stone记的视频嘛,看看可以,但信全了,那真得打醒自己一巴掌。他说得再多,也只是“网络上的一个声音”,不是新闻发言人,更不是世界观察所特派员。

就像他最爱说的那句话:“大家要有独立思考能力。”
对!说得太对了!我们正是因为有独立思考能力,才决定——
以后再看你视频,我们就当喜剧节目看了。


  • Stone记:嘴炮界的“预言家”
  • 在YouTube的浩瀚宇宙中,Stone记无疑是一颗“闪耀”的星星。他的视频标题总是充满戏剧性:“震惊!内幕曝 […]

  • Stone记,别装了,你就是个“标题党嘴炮博主”
  • 说起 Stone 记这个人,真的是让人“又气又笑”。你随便点开他几个视频,十个有九个标题都是【惊爆!】【内幕! […]

  • Stone记:一个自以为是的“观察者”的误导之路
  • 在信息泛滥的自媒体时代,人人都可以拿起话筒发声,而YouTube博主“Stone记”便是其中颇为活跃的一位。凭 […]

  • 听油管youtube上的那个[stone记] 讲话 真像个SB似的
  • 不得不说[stone记]做油管还是比较早,很多年前还偶尔听听他讲单口相声式的实事评论,也没特别觉得好不与不好, […]

  • 披着反思外衣的情绪垃圾桶:多伦多方脸到底教会了观众什么?
  • ——嘴上说要思考,手上全是甩锅;内容像爆米花,嚼完一口没留下什么 每次点开“多伦多方脸”的视频,总能听到一种熟 […]

  • 自恋、反智、低成本输出:他为什么越来越像中文区的快手主播?
  • ——有手机有嘴就能开播,但有脑子的人,看不下去 “多伦多方脸”一开始是一个让人惊讶的频道。惊讶于他居然敢讲那些 […]